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欢迎广大农业科研院所和生物试剂公司与我刊合作广告事宜

联系人:刘文祥

咨询电话:0731-84693060

传真:0731-84691323

投稿与咨询邮箱:agrist@hunaas.cn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省农科院试验大楼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编辑部(邮编 410125

访问量:128723

  • 6个早熟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综合性状比较研究(英文)

    李颗;袁烨;雷晓英;张维;

    为了筛选优质的早熟油菜种质资源,该研究以ZY1、ZY2、ZY3、ZY4、ZY5和ZY6 6个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农艺性状、抗性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6个早熟油菜品种冬前长势强,主茎绿叶数为9.0-11.6片,主茎总叶数为11.8-14.2片,主茎最大叶长为41.28-47.54 cm,最大叶宽为12.02-13.38 cm,根茎粗为20.64-25.82 mm;各品种主茎绿叶数、主茎总叶数、最大叶长和根茎粗从高到低为:ZY1 >ZY2 > ZY3 > ZY4 > ZY5 > ZY6,最大叶宽从高到低为:ZY2 > ZY1 > ZY3 > ZY4 >ZY5 > ZY6。相比其他品种,ZY1和ZY2的抽薹、初花期、终花期和收获时间均较早。各品种的生育期为183-189天。其中ZY1最短,为183天;ZY2次之,为185天。抗性调查结果显示,ZY1的冻害率和冻害指数最低,分别为13%和0.043;ZY2次之,分别为15%和0.060;各品种苗期均未见菌核病,成熟期均发生了菌核病,其中ZY1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低,分别为15%和0.050;ZY2次之,分别为18%和0.070。从各品种产量性状来看,6个早熟油菜品种的单株产量为11.46-14.53 g,以ZY1最高,为14.53 g;ZY2次之,为13.42 g。综上所述,ZY1和ZY2冬前长势好,抽薹开花时间早,生育期相对较短,抗冻抗病能力强,单株产量高,是早熟油菜育种的理想材料。

    2025年02期 v.2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致读者

    <正>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期刊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农业类英文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3-1422/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229,季刊。刊物主要收录与农业科学相关的种业科学、生态环境和植物保护等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旨在宣传国内领先的农业科研成果,报道国内农业科研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提高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竭诚欢迎您的支持与参与。

    2025年02期 v.26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红壤稻田理化性状与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英文)

    崔新卫;吕真真;高鹏;陈梓勋;鲁耀雄;薛涛;彭福元;

    为探明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代谢功能的影响,采用16S rRNA绝对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绝对丰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进一步通过PICRUSt2预测不同施肥处理的菌群代谢功能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全钾、水解氮、有机质含量,并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且60M处理效果优于30M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1)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影响其群落组成与物种丰度,60M处理显著提高了227个物种丰度,细菌总量较NPK和30M分别增加了25.30%、56.58%。RDA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共同揭示土壤有机碳、全氮与速效钾是不同施肥处理下形成特异性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60M处理显著提高了涉及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的物种丰度,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能力。

    2025年02期 v.26 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臭氧胁迫下海棠幼苗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英文)

    王延玲;孙舒琪;徐畅;陈琳;郭莹莹;张慧;

    为探明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O_3胁迫下的海棠叶片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以‘红久’海棠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MeJA对O_3胁迫下海棠幼苗的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_3胁迫显著降低了海棠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荧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提高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外源MeJA能够降低O_3胁迫下海棠幼苗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初始荧光产量,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荧光、PSⅡ最大量子产量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150μmol/L的MeJA处理效果最好。外源MeJA通过提高海棠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和增强其光合能力,进而提高海棠对O_3胁迫的耐受性。

    2025年02期 v.26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伴矿景天对低温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英文)

    毛洋;陈希;王博;陈锦;

    为探究伴矿景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对常温22℃(对照)及10℃、-2℃低温胁迫处理6 h后伴矿景天的表型进行观察,测定叶片中SOD和POD酶活性及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并对其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伴矿景天SOD和POD酶活性及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上升。转录组数据经过优化后共得到了78 803个unigenes,其平均长度为871.13 bp,N50值为1 510 bp。与对照相比,10和-2℃低温的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8 391和10 730个差异基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对非生物刺激的响应(包括温度刺激响应)、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及氨基酸代谢过程,伴矿景天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在植物低温响应中起关键作用。在低温胁迫下,伴矿景天通过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增强其抗逆性,同时转录组分析表明黄酮生物合成、MAPK信号通路、氮代谢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在伴矿景天的低温胁迫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年02期 v.26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氮钾施用量及基追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英文)

    宋誉;王婷;谢会雅;张阳;周毅;李迪秦;郑华斌;刘昭伟;

    为优化茶陵烟区烤烟的氮钾肥施用量及基追比,该文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设置8个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处理,比较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期随着烤烟氮钾施用量的降低而缩短,随着氮钾基追比的升高而缩短;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烤烟氮钾施用量的降低而降低。从产量和产值来看,T1处理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2 097.39 kg/hm~2和65 018.90元/hm~2,均比对照(CK)显著提高了57.5%;T1处理的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也是最高的,分别为73.31%和88.79%,均高于CK。外观评价结果显示T1处理的B2F和C3F等级的烟叶外观质量评分均最高,为51分,均较CK提高3分;各处理在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及色度方面均表现一致。因此,建议茶陵烟区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适当增加氮钾的基肥比例,这更利于提高烤烟产量和改善烟叶外观质量。

    2025年02期 v.26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花大金元’不同部位烟梗理化指标差异研究(英文)

    冯连军;杜薇;谷晓懂;耿宗泽;袁凯;郑欣;曲平治;

    为探讨不同部位烟梗理化指标差异性,比较分析了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不同部位烟梗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各部位烟梗在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从物理特性来看,中部烟梗长度和含梗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而上部烟梗的梗丝填充值则显著优于中下部。在化学成分方面,中部烟梗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而上部烟梗的烟碱、总氯和氯含量最高,双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均以中部烟梗表现最佳,而下部烟梗的钾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相关性分析表明,平衡含水率与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上部烟梗的平衡含水率与烟碱含量、中部烟梗的平衡含水率与钾、氯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下部烟梗梗丝填充值与还原糖、总氮含量呈正相关,而各部位梗丝填充值与双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均呈负相关关系。

    2025年02期 v.26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施用井冈霉素后烟草叶际微生态变化规律(英文)

    范才银;苏亮;姚强;刘勇;李建华;钟杰;李晓刚;黎萍;肖艳松;

    井冈霉素常用于控制丝核菌属引起的病害,为探究其施用后烟叶叶际微生态的动态变化,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其施用后感病与健康烟叶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药后,烟叶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感病烟叶的Shannon指数明显下降,而ACE指数和Chao1指数升高;健康烟叶的Shannon指数无明显变化,而ACE指数和Chao1指数也升高。感病烟叶的优势菌属为假单孢菌属、肠杆菌属、土壤杆菌属和寡养单孢菌属,其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健康烟叶。施药后,感病烟叶中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而土壤杆菌属和甲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健康烟叶中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KEGG代谢通路显示感病烟叶和健康烟叶主要以新陈代谢和遗传信息两类为主,相对丰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井冈霉素施用后烟叶叶际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可为杀菌剂防控植物病害的微生态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26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烟草上一种新的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黎萍;李思军;王迎;钟双玉;钟杰;肖艳松;

    2022年在湖南省郴州烟区烟田发现了一种未知细菌性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该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划线培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云烟87烟草植株活体接种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DNA以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感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获得8个菌株,分别命名为BY-1~BY-8;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该软腐病病原菌,符合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初步判定菌株为假单胞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与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escens)的同源相似性达99.86%;基于16S rDNA和gyrB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Y-8与黄假单胞菌聚为一类,因此将该病原菌鉴定为黄假单胞菌(P. flavescens),将该病害命名为由P. flavescens引起的烟草细菌性软腐病。这是我国首次在烟草上报道该病害。

    2025年02期 v.26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