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广大农业科研院所和生物试剂公司与我刊合作广告事宜
联系人:刘文祥
咨询电话:0731-84693060
传真:0731-84691323
投稿与咨询邮箱:agrist@hunaas.cn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省农科院试验大楼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编辑部(邮编 410125)
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金线莲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金线莲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40、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时间40 min,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金线莲三萜类化合物的得率为1.621%,相对偏差为0.033 5%。该结果可为金线莲药用成分的提取及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为改良湘南红壤稻作区土壤和提高农民收入,研究通过6 a定位试验,以稻—冬闲为对照,分析比较了稻—萝卜、稻—蚕豆、稻—豌豆3种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3种经济绿肥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均有显著提升,连续种植经济绿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稻谷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3种经济绿肥模式下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模式;3种经济绿肥模式均能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其中稻—蚕豆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出于土壤培肥和经济效益综合考量,建议在南方红壤稻田区推广稻—蚕豆种植模式。
为全面了解老挝不同地区水稻田土壤养分状况,以老挝北、中、南部11个省市40个水稻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有机质、氮、磷、钾、钙、镁、锌含量和pH值的差异。结果表明:老挝水稻田土壤总体呈酸性;土壤速效氮和有效锌含量分别为92.4~324.8、1.7~18.9 mg/kg,含量丰富;有机质和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为3.3~56.0 g/kg、3.6~184.8 mg/kg,处于中高水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1~38.7、8.8~204.5 mg/kg,处于低级水平;交换性钙含量范围为22.0~2 370.0 mg/kg,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老挝不同水稻生态种植区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建议施用石灰和碱性肥料以提高土壤pH值,有针对性地增施钙镁磷肥、钾肥等化学肥料,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
为探明郴州烟区不同烤烟品种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其内在关系,对2021—2023年郴州烟区5个烤烟品种183份C3F初烤烟叶样品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烟87、K326品种更能彰显南岭焦甜醇甜浓香型典型风格,云烟301、湘烟5号、湘烟7号品种更多表现为醇甜香风格;成熟度与典型焦甜醇甜香风格呈负相关;适宜的成熟度对彰显郴州浓香型风格更有利;烟叶油分、柔软度、叶色叶背差与烟叶香气质呈显著正相关性;成熟度、组织结构与杂气、刺激性呈显著性负相关。因此,云烟87、K326在郴州烟区更能彰显焦甜醇甜风格,适宜的成熟度更利于其彰显浓香型风格。
该研究建立了烟草靶斑病菌的LAMP检测体系,应用该检测体系可实现烟草靶斑病菌的特异性检测及其病害的快速诊断。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编码内转录核酸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基因作为靶标,设计并筛选了4条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LAMP引物。进一步通过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以及人工模拟接种和发病组织检测试验,建立了烟草靶斑病菌的LAMP特异性检测体系。该体系经65℃等温扩增60 min后,根据染料颜色变化即可判定扩增结果。在特异性检测中,仅烟草靶斑病菌的反应管呈现绿色,电泳泳道条带呈弥散状态,为阳性结果,而其他真菌菌株均为阴性结果。该方法对于烟草靶斑病菌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为0.1 ng/μL,可直接从烟草靶斑病病斑处检测到病原菌。该LAMP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烟草靶斑病感病植株的快速诊断。
为探究不同茎叶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田杂草的防效及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5种大豆茎叶除草剂和5种玉米茎叶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施药14 d后,35%精喹·氟磺胺水乳剂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对大豆行间杂草的防效较好,株防效分别达到85.61%和84.34%,288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和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行间杂草的防效较好,株防效分别达到90.04%和87.34%,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害指数逐渐降低,对大豆玉米安全。除草剂处理均增加了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18%~19.42%和13.11%~25.77%。这4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可有效防除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为探明不同类型消落带植物品种及演替趋势,对湖南3个不同类型消落带的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3个消落带共有32科75属94种植物,其中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重要值方面以禾本科最高,其次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要远高于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鹅观草、狗牙根、双穗雀稗、酸模、蓼子草、蔊菜、芥菜、青绿薹草、莲子草、野胡萝卜等均为优势种;捞刀河消落带的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都高于洞庭湖及屈子湿地;低水位期消落带植物丰富度以秋季最高,多样性则是春季最高,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以冬季较低。本研究揭示了湖南不同类型消落带植物品种及其演替趋势,为消落带植物群落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三联疫苗不同接种方式对大菱鲆的免疫效果,通过口服、腹腔注射和浸泡等免疫方式接种大菱鲆,采用间接ELISA测定血清、皮肤黏液和后肠黏膜中的抗体水平,分别用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爱德华氏菌进行攻毒实验,测定大菱鲆的相对存活率。结果表明:在血清中,注射免疫组抗体含量最高;在皮肤黏液中,只有浸泡免疫组检测到抗体;在后肠黏膜中口服免疫组抗体最高。攻毒试验显示,注射免疫组和浸泡免疫组的相对存活率(RPS)为40%~50%,而口服RPS的相对存活率为50%~60%。该口服疫苗采用丙烯酸树脂包被,可阻止被胃液消化,可在后肠中释放,能有效预防大菱鲆受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感染。